Image Modal
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点评 >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解析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解析

2023-06-07 12:20:24网络整理


高考

  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作文在审题立意上都没有设置障碍,但是需要考生从材料出发,写出“普遍的道理”。

  材料所给的是个例和个人的名言,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和深化。

  两则材料都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政策的导向性。分别为:2023年3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主题演讲,都体现了政策对高考命题的导向性。

  材料一中,“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该句讲的是为谋求自身发展,而阻挡他人、他国发展,最终只能两败俱伤。表明损人不利己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应该互惠互利,勠力同心,才能实现双赢。

  材料二中,“一花”强调个体、部分,“百花”强调群体、整体,“一花”和“百花”之间具有辩证关系,彼此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否则既难以一枝独秀,也不能绚烂整个春天;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础上的,无数盛放的“一花”共同形成了春满园的盛景。花是如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

  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可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人与人的相处。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借“一花”和“百花”说明部分和整体、个体与群体的辩证关系。两则材料并举,又构成对话关系。试题引导青少年胸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考生写作空间大,可切入角度多。考生在把握试题内容的基础上,辩证分析即可。

  考生可从政治、经济、文明、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多角度展开分析。如:可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思考;可结合中美矛盾升级,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的问题角度进行思考;也可从经济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角度思考;还可从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生态保护的角度;等等。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点评汇总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解析汇总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标签:高考作文 2023高考 作文解析]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