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语文高频考点 > 每年高考语文考点梳理(2)

每年高考语文考点梳理(2)

2020-02-18 09:25:24高考网整理


高考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涉及到的实词、虚词,越来越贴近教材。

  2、文言文试题在变化中求发展。

  ①双文本的阅读测试,信息量因此而增大。

  ②语言题与内容理解、分析题比例由3:2发展为2:3。

  ③试题中“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

  3、文言句子的翻译

  ①句子翻译以直译为主。

  ②文言句式、关键词语是翻译的重点。

  ③文言句子的翻译侧重议论色彩的句子。

  (二)背诵默写

  1、课本名句。

  2、一些课外常见的、常用的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能激励人向上的名句,这些名旬应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化内涵丰富且脍炙人口。

  (三)古诗鉴赏

  1、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

  2、往往借助古人的评点展开赏析。

  3、采用一个开放性较强的主观性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1、社会科学类文章与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理解、判断、推断的能力。偏重于抽象思维的考查。

  2、文学作品阅读,主要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偏重于形象思维的考查。

  3、形象思维考查的内容及特点,散文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但小小说值得重视。

  形象思维从设题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较抽象语句的理解。

  ②形象的认识与把握。

  ③隐含义的挖掘。

  4、科学类文章阅读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

  ①偷换概念。

  ②悖设因果。

  ③颠倒主次。

  ④扩大外延。

  ⑤改换性质。

  在设置正确选项时,往往运用“似非而是”的手法。

  5、文学作品阅读:

  ①对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是重点,又是难点。

  ②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对一些主观性强的题目进一步突出开放性。

  ③加大现代散文阅读的难度。

  四、语言的运用

  (一)仿写、扩写、缩写

  仿写:

  1、每年命题的仿写句,大都在二至三句,形式多样。

  2、仿写句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反问等修辞格命题。

  3、仿句侧重于正反意义的命题。

  扩写:

  1、扩展语句、重在围绕主题词展开。

  2、扩展语句题与中学生活关系紧密。

  缩写:

  压缩语段题大都围绕“新闻”设题。

  (二)简明、连贯、得体

  简明的考查:对多余词语的删除。依据保留必备词语而不产生异义的标准。

  连贯的3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连贯题常考常新。

  得体大都侧重在人与人的称呼上,语境的场合上.情感的色彩上。

  今后要注意的形式:

  ①将表格内容转换为文字表述。

  ②对对子。

  五、作文

  (一)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

  在内容上,高考作文的题材应该尽量开阔,触及的面应该尽量宽广。在形式上,将继续坚持“三自”方针.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自由。

  (二)高考作文的限制性原则

  话题作文是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从而检测学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在写作要求方面限制性也较以往有所增强,有效地起到了抑制、减少乃至杜绝宿构、套写、抄袭的作用。

  (三)培养发散思维,强调辩证意识

  发散思维与求同思维是一对矛盾。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十分强调话题的发散性、多元性、辩证性、多角度、立体化。而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意味着辩证思维的作文开始回归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标签: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