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来源:网络资源 2009-10-10 15:44:10

[标签:复习 历史 高一]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1、了解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含义:是指对资本主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平赎买(与苏联相比是创举)。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2、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两对),这是此次大会的最大的贡献。

  (2)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

  (2)原因: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中共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接着在农村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主要标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

  (4)影响: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折,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是造成三年困难局面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了序幕。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

  (三)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主要内容: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2)作用:国有企业改革使城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

  (1)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过程:

  ①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为经济特区(首先)

  ②1985年确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③1984年决定开放大连、连云港、南通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此后内地开放。

  (2)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了解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决定

  1992年中共十四大主要决定有:

  (1)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会议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