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灵宪是谁的作品

    2023-01-31 20:30:50 来源:高考网整理

      《灵宪》是东汉时期的张衡总结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心得写成的一部天文巨著,也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灵宪》全面阐述了张衡对天地的生成、宇宙的演化、天地的结构、日月星辰的本质及其运动的理解,将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使中国当时的天文学研究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1灵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论述了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结构。关于天地的生成问题,《灵宪》认为天地万物是从 原始的混沌未分的元气发展来的。

      第二,月食的成因。在浑天说的基础上,张衡科学地阐述了月食的成因。张衡在《灵宪》中 写道:“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

      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大意为: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而是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月亮才折射出光,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则出现亏缺,正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如果月亮进人地影——张衡将地影取名叫“暗虚”,就会发生“月食”。可见,《灵宪》对月食原因的解释是很科学的。

      第三,宇宙的有限性和无限性。虽然张衡把天比作一个鸡蛋壳,把地比作蛋壳中的鸡蛋黄, 但他并不认为硬壳是宇宙的边界。关于宇宙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一直是古今中外天文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第四,测日和月的平均角直径值。张衡实测出日、月的角直径与近代天文测量所得的日和月的平均角直径相比,绝对误差很小。

      2灵宪的创作介绍

      《灵宪》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撰。原书已佚,因南北朝梁代刘昭在注《续汉书·天文志》时作了引录而传世。也见于唐李淳风《乙巳占》和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一等书。

      清人严可均编辑《全后汉文》时还从唐代类书中辑得不见于刘昭注等所引的文字。近世吕子方进而提出,今传《灵宪》并非全文,而仅是一部庞大著作的序文。

      其主要论据是除严可均所辑得的二段外,还在南宋郑樵《通志·天文略》中发现了大量张衡的关于星官的文字,这些文字吕氏认为均属《灵宪》的佚文。这一说法现在还缺乏其他证据。

      相关推荐:

      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2023年春晚历史考点:节目《一带繁华一路歌》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