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师说文言考点汇总

    2021-11-29 21:29:41 来源:高三网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1师说文言考点

      一、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二、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相当于“之”)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

      四、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9、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0、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11、(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六、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七、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八、被动句

      1、不拘于时

      九、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十、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


      高中劝学原文和翻译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