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美)15句
2021-09-27 12:40:21 来源:高考网整理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美)15句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2.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并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真实体现,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3.胡佛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理念: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干预的市场来决定,政府应扮演经济的“守夜人”。
4.罗斯福新政所要解决的矛盾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5.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局部利益,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
6.美国最终能以资本主义“民主”的方式渡过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其原因有: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依靠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7.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
8.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9.罗斯福新政中既能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
10.罗斯福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调整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新政”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原因是:“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12.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14.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关注历史如何考高分获取更多干货
相关推荐:
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