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高三语文教案:《窦娥冤》

    2021-09-10 11:03:33 来源:网络资源

    高三语文教案:《窦娥冤》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二、教学重点

      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唱词、科白

      四、教学方法

      诵读、解析、鉴赏

      五、教学过程

      [一]点拨——元杂剧知识


      1、构成要素: 唱词:①宫调、曲牌。②韵文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①对白;②独白;③旁白;④带白。

      2、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3、角色: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

      旦(正旦;卜儿─老妇人。扮演剧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

      净(大花脸。扮演剧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物异之点的男性人物。)

      丑(小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扮演剧中男性次要人物角色。这些人物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有的奸诈可恶,吝啬卑鄙。)

      [二]、点拨——作者

      关汉卿,号已斋,元代大都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十三世纪末,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世纪。他一生共创作了60多个剧本。比莎士比亚多出将近一倍。关汉卿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悲剧,写得一腔怨气喷如火,感天动地惊鬼神;他的喜剧,写得嘻笑怒骂多辛辣,妙趣横生满屋春;他的历史剧,写得历史人物如再现,豪气逼人真雄健。郭沫若说过,关汉卿能够“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他的杂剧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又关于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赋予他所肯定的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表达出人民的美好愿望。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