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高考历史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9-05-17 09:15:20 来源:网络资源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联合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A内因: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B外因:

      ⑴美国大力扶植;

      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结果(影响):

      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

      多极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

      ①倡议国:南斯拉夫

      ②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③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a重要任务:在政治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行动纲领:在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发展:20世纪70年代起,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