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框架

    2019-04-14 15:24:00 来源:本站原创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框架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有制度、物质、法律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 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

      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

      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 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高考政治知识归纳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 文化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4.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6.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8.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9.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0.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1.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12.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两个方面。

      13. 教育是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的功能,要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14.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15.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16.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基本特征,也是世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7.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18.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9. 在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既是人类文敏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高考政治知识点

      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

      市场调节:无形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

      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三个手段)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实施严格的市场规则(准入、竞争、交易)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6、我国的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动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