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高考政治24个答题模板(2)

    2019-02-20 15:39:56 来源:高中政治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

      答题要素: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措施

      答题要素:国家(发展经济、宏观调控、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消费环境)+企业+个人

      ①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②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③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

      答题要素:经营战略+自主创新+信誉形象+社会责任+联合兼并+科学发展+对外开放

      ①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⑤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⑥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对外贸易中,要熟悉国际相关法律、规则,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4.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原因与措施

      (1)国家重视就业问题的原因

      答题要素:社会+个人+科学发展+就业形势+宏观调控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③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④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⑤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2)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答题要素:国家+企业+个人

      ①国家

      根本途径: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处理好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打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②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③劳动者: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

      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

      答题要素:社会主义本质+提高效率+刺激消费+共富目标+科学发展+发展方式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⑤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能够推动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⑥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措施

      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制度保障+初次分配+再分配+财政作用+科学发展

      ①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交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④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题要素: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三个主体(消费者、企业、国家)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