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热点资料汇总: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018-10-27 13:58:18 来源:网络资源
高三热点资料汇总(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Carbon cycle)
碳是构成有机物质的中心元素,也是构成地壳岩石和矿物燃科(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地球各个圈层中碳的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的。在大气中CO2的含量很少,仅为58000×1012mol,大量的CO2溶解在大洋的海水中,大约为2900000×1012mol,是空气中CO2含量的50倍,但是,最大量的碳是以碳酸盐沉积物的形式存储在地壳内,其总量达 1700000000×1012mol。
1.大气和生物圈之间的碳循环
①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 CO2以及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等)并放出氧气。
②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将体内的部分碳转化成二氧化碳排入大气。
③动植物死亡后,残体内的碳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
上述这一循环约需10~20年。
2.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是一个在气--水表面进行的溶解与解吸平衡过程。
上述两种碳的流动与交换过程数量达每年约1000亿吨(以碳计)以上。且都属于较快的碳循环过程。
3.碳酸盐岩石(石灰岩、白云石和碳质页岩)的形成和分解。
4.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形成和分解。
后两种碳的自然循环属缓慢形式,需时往往以亿万年计。
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矿物燃料的燃烧量大幅度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这就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可能导致气候异常,还会引起海水中的酸碱平衡和碳酸盐溶解平衡的变化。
氮循环
氮是构成蛋白质及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它在环境中含量大而且变动量小的三种存在形式是;大气中的氮气,海水中的溶解氮,沉积物中的有机氮,其余形态的氮则处于不断地复杂变化、流动和交换过程中。
大气中除含有大量分子态氮(3900亿吨)外,还含有少数化合态氮如 NH3(2800万吨)、 NO和NO2(610万吨)等。后者在云、气溶胶粒子和雨滴中转化为NH4+和NO3-,并随雨、雪降落地面。大气中的N2和O2下雨时可在雷电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硝酸盐并经雨水带进土壤供生物利用,称之为大气固氮,但其量很少。流星尾迹和宇宙线的作用,也可以固定一部分大气中的氮。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