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知识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18-10-27 13:56:40 来源:网络资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二知识点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不是过渡)繁殖 -- 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 -- 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

      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

      (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 --进化的内因

      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 -- 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

      1、    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    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种群特点:种群中的个体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2、基因库

      3、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相关计算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两者联系:(1)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的频率。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