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2018-10-20 21:38:01 来源:网络资源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导学案
  【课标导航】
  1.熟练掌握和区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清楚知道和运用货币的基本职能
  3.能计算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4.能分析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影响
  5.掌握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高考命题定位:近几年高考题来看本课内容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从知识上看,命题点主要有:(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2)货币的基本职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3)汇率变化及其影响;从能力上看,注重考察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灵活运用本专题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习案】(30分钟)
  (1)【预习指南】自学引导:(阅读教材,写出理解熟记带★的重点知识)
  1、商品(1)含义: ★(2)基本属性:
  2、货币(1)产生:(2)含义、★本质:
  (3)五项职能:★(4)基 本职能:
  ★((5)货币流通公式:
  ★(6)价格及与价值的关系:
  3、纸币(1)产生(2)优点:(3)含义:
  ★(4)纸币发行规律:
  ★(5)通胀与通缩(含义、表现、影响、实质、解决的措施)
  (6)正确对待人民币:P8
  4、结算方式与信用工具 (1)两种结算方式:
  (2)信用工具:A信用卡的含义、优点、B支票分类、用途;
  5、外汇与汇率(1)外汇、汇率含义
  ★(2)外币汇率的升高和跌落: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人民币____值,外币____值,外币的汇率_____,人民币汇率________。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______。
  (2)【概括整合】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3)【基础达标】判断并说出理由:
  1、农民自种自吃的粮食也有价值。(   )
  2、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同时产生的。(   )
  3、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发展的产物。金银是唯一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4、流通手段就是商品流通。(   )
  5、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
  6、在赊购赊销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就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
  7、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8、外 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
  【探究案】(15分钟)
  探究一: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是商品吗?为什么?
  2.请钟点工做家务、请家教,这些服务是商品吗?
  3.商品的质量、品牌指商品的什么属性?商品的价格指商品的基本属性?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探究二:货币的职能及纸币
  1.王先生在2015年春天采用银行按揭的方式买了售价为60万元的新房子,他首付现金30万元,然后他在20年内会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 及利息16万元。
  思考:其中60万元房价、30万元首付、16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