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大汇总

    2018-09-18 15:56:10 来源:高中生学习方法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书法与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