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招生计划没有变化 安排专业按实考分
北京师范大学招办主任虞立红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北京师范大学是一个百年历史名校,在这个学校里面曾经执教过的老师们有很多都是我们很熟知的名人,同时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很多学生也都是现在非常熟悉的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度的名人。先请虞主任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况还有一些历史的情况。
虞主任: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它是北大的前身,但是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校舍一度 被破坏,被停办了一段,1902年又恢复招生。这个时候又增设了师范馆,这个师范馆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也就是到明年北师大正好迎来它110周年建 校。从这个角度来讲,北师大和北大有同源的地方,也是著名的百年学府。
北师大一直受到国家重点建设和支持的一个高校,像在“七五”、“八五”时期,20、30年前,国家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又首批进入 了“211工程”建设计划。“十五”又进入了“985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的时候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共同重点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也是 继北大、清华之后第十个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
再一个,北师大一直比较受到考生青睐,像我们在北京招生,2010年第一批次文理科提档线均在北京列第四,是全国在京招生高校文理科提档线均在600分以上的5所高校之一,非常受考生青睐。
再一个,北师大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我们学校也顺应世界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实现了由传统高师向综合性、研究型的转型。综合性 体现在一个是学科的布局上,已经是综合性的了。我们在发挥原来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社会需要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等等,实现了拥有除军事以外的 11个学科门类,这样就实现了学科布局的综合化。
我们的专业布局已经突破了传统高师的格局,我们现在有57个本科专业,只有14个是兼收师范生的,可以看到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培养。所以,对非 师范生而言,进入北师大多了一种自主选择。如果想当老师,他可以去选修教师教育类的课程,去申请教师资格证。他接受的完全是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所以是多一 种自主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个研究型的大学,一个是现在学科实力是全国的前列,我们有5个一级学科、11个国家重点学科,还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两个, 以及众多北京市的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实力也是非常强的,像文科学科的总体实力居全国高校前茅,理科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一支科技知识创新的力量。
北师大特别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建设上我们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尤其是大力度引进海外,千人计划我们现在有9人。另外,我们把选留制实行三三 制,我们很早就要求留校的教师只能是博士,现在还是三三制的结构,海外的获得博士学位的不能少于1/3,校外的不能少于1/3,本校留校的不能多于2 /3,这样一个三三制。
主持人:刚才通过虞主任的介绍了解到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已经不光只是师范类专业来支撑的一所大学,而是一所综合型大学。虞主任能不能再说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师范大学一些新专业,其它的专业,这些专业的优势学科所在?
虞立红:我们学校有很多重点学科,我们这些专业都是有重点学科在支撑的,它的实力非常强,非常适宜学生的选 择。在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9年公布的评估结果里边,我们有15个一级学科排名在全国前十,另外物理、化学、数学、工程学和地球科学五个是进入 了ESI检索的世界前1%。另外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10年公布的中国各大学学科专业排名里我们有22个本科专业进入了A++的行列,反映了实力非常 强。再有一个,我们学校是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基础学科对应用学科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所以,它非常适合学生来选择。
第一,可能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阶段,对专业兴趣没有明显的聚焦,这样可能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困惑。当然现在本科阶段可以学基础学科,到研究生阶段,兴趣逐渐聚焦了以后,你再选你感兴趣的应用学科或者其它学科,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第二,我们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像北京的学生,他们都是做七年甚至十年的学业规划,本硕博来读。这样本科阶段学习基础课,研究生阶段学习应用,形成交叉复合的知识构架,也会提升你的竞争力。
北师大的新兴学科起点高,怎么讲起点高?我们的很多新兴的专业都是先办研究所,然后招硕士、博士生,现在反回来再开始招本科生。它的师资、科研力量非常雄厚了之后再招本科生,目的是给研究生提供后备生源。
主持人:除此之外北师大还是实行珠峰计划这几个高校当中的一员,请虞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北师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政策。
虞立红:我们国家为了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也为了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所以实施 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也就是社会上广义的珠峰计划,北师大有幸成为实施这个计划的高校之一。能够入选这个计划,标志着北师大的综合实力是雄厚 的,基础学科的优势肯定是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的。
我们学校的珠峰计划实施是通过入校后选拔的方式,然后再组建实验班,不是前期招生的时候直接招实验班。入校后怎么选拔?学生在入校第二学期,向2011届就是明年春季学期,学校是面向全校的学生选拔。
主持人:没有专业限制?
虞立红:有,选拔优秀的学生分别组建基础理科和人文学科这两个实验班。这两个实验班分别对应的专业,像基础 理科对应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学科对应着汉语言、历史、哲学。学校配备一流的教师,强化基础,实现本研衔接的培养模式。另外,也强化他们的科研训 练,使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有参加科研训练的机会。另外,也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力争使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有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
总而言之,为他们成为刚才我说的那几个学科的领军人物奠定基础。出来是哪个专业是根据他自己选修课程,修的结构是符合哪个专业的就走哪个专业毕业出口。
另外,北师大除了精英实验班以外,我们一直是坚持精英教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我们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主要的举措,一个是我们加大对外 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现在已经与世界上三百多所大学有合作的关系。另外,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的项目。我们每年有 400多名学生赴境外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或者是交流活动等等。像2010年国家公派的高水平大学研究项目,还有深造项目,派出的研究生、本科生就130多 名,选派的交换留学项目、海外实习项目的本科生就有百余名。
主持人:除此之外我还想问一下您,您刚才说的都是有自己学校办的精英实验班,还有对外合作办学的情况,我想通过这么多的培养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北师大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应该不是有很大的困难吧。
虞立红:我们是精英教育,我们的本科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接受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的 毕业生里有一半以上读研了。另外我们有30%是免试推荐研究生的,还有一些出国深造。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去就业了,因为我们是综合性大学,各行各业都有, 从我们毕业生的水平来看,学术水平还是很高的。2006年毕业的一个学生,他第二年就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这是相当高水平。03级的弋泽龙同学在 读期间,就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个本科生,也非常不容易。像2006年宝钢奖设置优秀学生特等奖以来,本科生有三次 申报特等奖的机会,我们全获得了。06级有一个同学张猛,这个学生在08年全国APEC之星选拔中,在400名竞赛选手中以第一的身份获得了随同我们国家 领导人出席秘鲁APEC会议的资格。像我们的毕业生里有国家领导人,也有以美国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青年科学家,还有以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为代表的现任高校 的领导。另外还有以袁贵仁为代表的政府部门负责任等等。王晓东是80年考的北师大生物系,在2004年的时候就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他成为我们改 革开放以来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他是第一位。
主持人:虞主任,很多学生在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可能一开始对他所选的专业不是特别了解,包括后来可能会产生一些“我觉得这个专业不是特别适合我,我想转专业,可能我转了另外一个专业,那个专业更适合我”的问题。针对转专业这个话题,北师大怎么做的?
虞立红:因为我也是经常去咨询,我们也碰到家长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专业的问题,专业怎么报,如果心仪的专业去不了怎么办,困惑比较多。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专业志愿,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录取。我们录取的时候,对进档考生都是最大限度的按他们的专业志愿安排专业录取。我们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录取的新生专业志愿满足率达 到95%以上。北京我们录取了117个人,只有2个是调剂专业录取的,可以说从入口上我们已经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考生的专业志愿。
第二,我们学校拓宽招生口径。我们有57个本科专业,但是我们在招生的时候,招生专业只有42个,很多都是宽口径招生,这样前期打通培养,之后学生对这个专业了解了,在招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上再去进一步选择,实现专业的培养。
这样也使学生多了一次专业选择的机会。
第三,我们学校对一二年级学生有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也就是转专业。学生可以在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的申请,经过你转入院系考核通过,确认他有特 长,就会为这个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这个政策有三个特点:第一,我们是允许跨学科门类来转。我们现在高考录取的时候,文科只能录在文科,进不了理工专 业,因为它分文史类和理工类,是有身份的,只能在你对应的分类里,考生本身身份是分文史类或者理工类,专业投放计划的时候也在分,跨着你是录不了,喜欢也 不可能报考的。但是我们这个转专业的时候可以。比如我语文很好,但是我数学也很不错,我又对数学感兴趣,你从汉语言专业比如想提出转到数学专业来,你可以 提出申请。经过数学专业的考核以后,认为你合适,就可以实现转专业的愿望。
主持人:因材施教。
虞立红:对,这个转专业政策没设门槛。有的学校可能设了门槛,比如你在年级前百分之多少的成绩才有资格提出 转专业转出去,我们没有设任何门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想学生在这个专业学习成绩可能不理想,不标志着他没有能力,而是可能他兴趣不够或者不适合这个。 所以,只要学生自己提出来,经过你转专业院系同意就可以。第三,我们学校对接收转专业的人数有一个最低的限制,你这个院系接收合格的转专业的考生不能低于 你一年级招生人数的5%,也是鼓励学院接收这些合格的转专业的学生。提出转专业的学生里,70%以上都是实现了转专业的愿望。学校经过你转入院系的考核, 也是对学生负责任。那个专业得要看看你的特长、兴趣,或者你适不适合在这个专业发展,适合的话你走过来可能走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