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武大版)

    2011-01-18 09:40:31 来源: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高等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便于政府部门、高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大学最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于2011年1月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这也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连续第8次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秉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持评价体系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我们今年的评价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继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和国际化的评价标准。自2004年首次进行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和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评价以来,我们一直以“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坚持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相结合,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在今年的评价工作中,我们结合国内外大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强调质量、效益和国际化,力求评价结果能够与时代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第二,首次单独列出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文件,将高等学校划分为6种类型。我们以此为依据,并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数量,将中国高校(包含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分为8种类型: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语文·财经·政法类(简称文法类)、艺术·体育类(简称艺体类)、民族类、农林类。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每所高校在其所属类型中的水平和位置,我们分别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评价和排序,得到了“中国高校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包含8个表单)。如此一来我们的评价结果更加细化,更加具有可比性,也更加有利于广大用户对同种类型的高校进行分析和比较,这也充分体现出我们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一贯坚持的“分类评价、同类比较”原则。

      第三,中国一流大学的比例有所上升。2009年,我们首次提出了“中国一流大学”的概念和标准,并且在当年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首次公布了“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按照当时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比例,评出综合竞争力排行中前20位的重点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大学。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位置也不断提升。我们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达到了“一流大学”的标准,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评选比例来划定中国一流大学,势必会将一些原本达到“一流大学”标准的高校排除在“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之外。基于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考虑,也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中国高校的发展和进步,我们适当地扩大了中国一流大学的评选比例。在2011年大学评价中,共有125所重点大学,我们选取前20%的大学,即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前25所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大学。

      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四十多位专家、博士、硕士鼎力合作完成,进入本次评价的大学共有1085所,其中重点大学125所,一般大学610所,民办大学350所。我们从地区教育竞争力、重点大学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等十个角度对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由此产生了208个排行榜。这是目前国内最详尽、最全面、排行榜最多的大学评价报告。其中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和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前5%)、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分别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学校名称

    总 分

    2011排名

    2010排名

    2011年排名变化

    办学资源序

    教学水平序

    科学研究序

    学校声誉序

    北京大学

    100.00

    1

    1

    1

    1

    1

    1

    清华大学

    92.53

    2

    2

    2

    2

    2

    2

    浙江大学

    87.36

    3

    3

    3

    4

    3

    3

    复旦大学

    77.43

    4

    4

    4

    8

    5

    7

    上海交通大学

    77.42

    5

    7

    ↑2

    5

    13

    4

    5

    南京大学

    74.22

    6

    5

    ↓1

    7

    5

    6

    10

    武汉大学

    74.08

    7

    6

    ↓1

    6

    3

    8

    8

    中山大学

    67.49

    8

    9

    ↑1

    15

    9

    9

    14

    山东大学

    67.40

    9

    17

    ↑8

    11

    10

    14

    4

    华中科技大学

    67.22

    10

    12

    ↑2

    16

    23

    7

    59

    南开大学

    66.62

    11

    11

    19

    14

    10

    16

    中国人民大学

    66.54

    12

    10

    ↓2

    9

    11

    17

    13

    北京师范大学

    66.43

    13

    8

    ↓5

    20

    6

    13

    15

    四川大学

    66.29

    14

    13

    ↑1

    10

    12

    12

    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5.62

    15

    15

    13

    15

    11

    25

    吉林大学

    64.56

    16

    14

    ↓2

    12

    20

    15

    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63.15

    17

    16

    ↓1

    8

    16

    16

    22

    西安交通大学

    61.86

    18

    18

    17

    17

    18

    12

    东南大学

    60.93

    19

    22

    ↑3

    24

    7

    22

    11

    厦门大学

    60.71

    20

    19

    ↑2

    21

    26

    20

    6

    中南大学

    58.66

    21

    21

    18

    18

    24

    32

    天津大学

    58.26

    22

    24

    ↑2

    29

    19

    19

    37

    同济大学

    56.75

    23

    23

    22

    22

    25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6.04

    24

    20

    ↓4

    14

    31

    26

    31

    大连理工大学

    55.05

    25

    26

    ↑1

    26

    30

    21

    33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