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2010-07-12 17:57:35 来源:E度高考网整合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掌握自然带的概念;
掌握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探究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性;
观察主要自然带景观图,熟悉其特征;
分析热量、水分和高度的变化引起的自然景观的变化,探讨自然带的分异和成因。
情感态度与图价值观
尝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增强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地带性规律的成因
【学法指导】
1、从常见的自然景观差异入手理解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各大洲以及主要经纬线所穿过的自然带,熟悉自然带的分布,理解在南北和东西方向自然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还可以借助气候分布图,分析两者的相似性。
2、比较图3-1-3至图3-1-5三幅景观图在景观、纬度、热量上的差异,掌握从赤道到两极分异的特点及成因。使用同样的办法掌握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参照珠峰垂直自然带图认识垂直抵御分异规律的更替方向、延伸方向及其与水平地域分异的关系。联系实例了解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
……
附件下载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