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记忆口诀

    2009-09-27 14:53:24 来源:网络资源

    二、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记忆口诀

    1、社会危机             北宋危机有原因,矛盾聚焦略说明。

    ①阶级矛盾            政府纵容地兼并,土地集中民贫困。

                  饥寒交迫民抗争,中原边地多义军。

    ②统治内部矛盾        中央集权多机构,互相牵制冗员兴。

                            募兵养兵防抗争,军队“积弱”难取胜。

                            巨额开支成“积贫”,岁贡辽夏常犯境。

    ③民族矛盾            辽国西夏常犯境,北宋岁币难安宁。

    2、庆历新政(1043)     参政知事范仲淹,整顿吏治为中心。

    ①官吏选拔            官吏升迁严考核,加强保举防恩荫。

    ②精简机构            严肃政令并州县,取信于民徭役轻。

                            新政触犯保守派,庆历新政遭废停。

    3、王安石变法(1069)      

    ①理财措施            缓和矛盾利农民,财政增收医“积贫”。

    a青苗法            仲春贷谷给农民,夏秋偿还息二成 ⑤。

                         农民免受高利贷,。政府收入又大增。

    b募役法            权贵农民皆复役,以钱代役多富人。

                         政府收取免役钱,农民生产负担轻。

    c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水利,开垦荒地大盛行。

    d方田均税法        丈量土地重施行,按征田税较公平。

                         权贵田地亦征税,国家田赋收入增。

       e市易法             政府设立市易务,贱买贵卖物价稳。

                  限制商人稳市场,商品交流收入增。

    ②军事措施            对付辽夏平抗争,医治“积弱”在强军。

    a保甲法            农户十家为一保,保丁作战又农耕。

                            控制人民减军费,抵御辽夏立功勋。

    b将兵法             禁军将官初固定,充实边防强军训。

    ③教育措施            选贤用能防“冗官”,提高素质为新政。

    a科举改革           考试科目废明经,增设明法考律令。

                            免考诗赋进士科,专考经义与时政。

    b整顿太学           贤者免试成官员,重编教材重儒经。

                             重视才能轻出生,学校育人造舆论。

    ④评  价 a积极方面    北宋新政多成就,积贫积弱有变更。

    军事实力亦增强,击败西夏民心振。

    开垦荒地修水利,财政收入亦渐增。

    b失败因素     变法失败多原因,用人不当害百姓。

    新政触犯大官僚,反对变法法废停。

    [注释]

    ①五代十国: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和吴、吴越、楚、闽、前蜀、后蜀、南平、南唐、南汉、北汉十个政权。②东京:今河南开封。③参知政事:北宋时期的副相。④乡省殿试:指乡试、省试和殿试。 ⑤息二成:指加收利息20%。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