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锗、锡、铅的历史

    2009-09-02 17:03:01 来源:网络来源

      近三十年来,纯锗大量的用来制造晶体整流管和晶体放大管。这种锗晶体管很小,构造简单、耐震、耐撞,比电子管的寿命长,耗电量小,成本低。由于温度改变时,锗的电阻也随之发生灵敏的变化,所以锗又用来制造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高低。把锗涂在玻璃上制成电阻,可以用来造光电管、热电偶等。由于半导体锗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电子微型化的道路,是无线电技术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锡是青铜的重要万分,出是人类较早利用的金属之一。锡在自然界里很小游离存在的,它的主要矿石是锡石(二氧化锡)。只要将锡石与木炭放在一起燃烧,它就会还原成金属锡。从小屯殷墟中出土的成块锡。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展成极薄的薄片,而且在常温下,锡不氧化,由于具有这种性质,所以锡常用来包裹器具。在我国从殷墟出土的数具虎面铜盔,其中有一具很完整,内部红铜外镀锡,不仅美观,还可以防腐蚀,看来当时已掌握了镀锡技术。纯锡可铸成各种生活器具和礼具,据分析这些东西在古代肯定是有的。因锡对寒冷的感觉非常灵敏,冷到13℃以下,会发生相变。这时锡由银白色逐渐变成灰色,体积逐渐增大,同时开始散碎。特别是在-33℃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把好端端的锡壶,会自动变成一堆碎末。正是由于锡有这种性质,许多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古锡器没有保存下来。

      铅和锡都是柔软的白色金属,熔点都比较低,因此古代早期总是铅、锡不分。如《管子》一书中说:“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博物志》中说:“烧铅锡成胡粉。”(胡粉即氧化铅)《尔雅》说:“锡之善者曰铅”。它们都是把铅和锡混在一起的。铅的有些性质与锡不一样。铅在空气中表面很快氧化,变成暗淡无光的灰黑色;铅和它的化合物都有毒,古人开始时不了解这一点,如古罗马人爱用铅作水管。据考古研究,在古罗马的墓中曾发现尸骨上常有硫化铅的黑斑点,这就是由于饮了流经铅管的水引起的。后来人们在实践中发觉了这一点,铅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一般只用来做照明器了。在我国商代的古墓中发现的铅罐、铅爵、铅觚、铅戈等,曾进行过分析,含铅达97.5%,说明了当时对铅质的性质和冶炼已有一定的水平。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