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数列概率需重点关注(3)
2009-08-31 18:37:51 来源:网络来源
另外第五点,在做题的时候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画图的时候用数形结合法,要求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尽量把图形画得相对准确,规范一些,尽量地使用一些作图的仪器进行作图。有些问题可以直接从图中看出来,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前一段时间西城一摸考试的第12题就是这样的,说有一个向量OA,坐标是12,O点是坐标原点,把向量OA怎么办?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就到了向量OB的位置。最后问了一个什么问题,问2倍的向量OA加上向量OB的坐标是什么?这道题要是画图准确的话,自己拿着直尺和三角板,画得准确就直接可以把B点的坐标画出来,通过画图会发现负21的点是B点,这时候代进去计算结果应该是(0、5),这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画图一定要准确,而相对准确能帮助咱们在做题的时候产生正确的结论来。要是随手一画看不出来,这就失去了数形结合的意义。
另外在考试的时候要注意动手操作的问题,我觉得可能以后考试的新的趋势里就有一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其他的化学、生物它们都有实验题会考到学生的动手操作,虽然没有给仪器但可以设置。数学里也有这样的趋势,特别是在立体几何里出现的折叠问题、翻转问题等等。考场上发挥我们的演算纸,一个作用是演算,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折叠的,你可以动手操作一下,把图形折起达到符合它要求的图形,看一看增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做起来就会很方便。另外自己带进去的作图工具也可以把它想成一条线还有教室里面的墙壁、地面都可以作为你辅助的工具来使用。所以,遇到作图题的时候动手操作的时候一定要能够自己亲手操作操作,看一看。
最后,再谈一点在做题的时候很多学生我发现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做完了之后再翻过来再检查、再检查。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要养成一个一次就作对一步到位的习惯。我做一次就是正确的结论,不要给自己回过头来检查的习惯。有的时候第二次改错的现象也很普遍。高考试题的设置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就是全会上来以后就来写题,到最后自己写完了的时间余下的大约是15-30分钟。高考的时候为什么要设置一个15分钟的倒数哨声呢?这就是提醒,或者说你一道题不想就开始写,到你写完估计也就是剩下15分钟了。这就是为什么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吹哨,做题的时候就一步到位就好了,不要再回过头来检查了。养成这样的做题习惯。
如何计划数学的冲刺复习
董方:数学的复习计划,最后这一阶段应该是把基础知识和自己做题、模拟训练要结合起来。你不能只看基础知识,整天看我说的知识网络,设置出来了方法也有了,但属于是纸上谈兵,还要做一定量的辅助练习。比如说我自己设置时间两个小时做一整套的模拟题。或者说时间不够,就一个小时我就做做前6个选择、填空、大题,看能不能做完。要做题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不能只看基础知识也不能只做题,一味地做题做了无数道的题效果是该不会的还不会。做完题以后两者结合起来还要做反思和总结,哪些是我会的,哪些是我不会的,我可以把不会的纳入到自己原来的知识体系里去,以备我们下一次遇到的时候会处理。这是复习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只看知识不做题,也不能只做题不看知识,两者应该结合。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高水平考生如何备考
董方: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对他们来说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基础题型已经掌握了。这时候应该关注我们说的能力题或者称它是创新题,这是每年都会设置一定量的题型,因为它是选拔性的考试,肯定要有能力题的出现。
主要是集中在选择题的第8,填空题的第14,大题的第20。是每一块的最后一道题说。用大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检查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我把你招进来你还有没有能力再深造、研究,给你一个新的内容你能不能给我完成这个任务。这方面的练习就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成的,要有很好的数学素养,在这个基础上同时也要辅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可以突破高考里面的140或者145,那都要从这方面入手了。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