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2010年北京市高考转型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

    2009-07-07 11:15:21 来源:京华时报

      今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接下来的悬念就是新高考方案的出台。离明年的高考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教师、考生和家长对高考都应该进行怎样的准备呢?高考专家分别对教师、考生和家长提出了建议。

      教师应对策略教师需改变传统教法

      专家认为,新高考对任课老师的压力,其实比考生更大。他们需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的考试规律,才能有指导性地引导学生。

      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性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选择A”,却很容易忽略“为什么要选择A”以及“为什么选择B、C、D是错误的”。如今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变成启发式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分析学生错误的思维,并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比教师始终“一言堂”的课堂效果优势明显。

      串联零散的知识点

      在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后,还要对新高考有准备。因为旧课程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而新课程是按照模块教学,就一点充分展开,而不强调原有的知识体系。但是到了高考中,还必须要求考生有清晰的知识脉络。这就要求老师在高三复习阶段,要帮助学生把模块的零散知识串联起来,加深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提升复习效率。

      多角度解释知识点

      对老师来说最难的一点,是需要老师加大对学生信息获取、解读、加工能力的培养。今年北京高考试卷,对考生信息处理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在文综试卷的地理部分,出现了很多考生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各种统计图表;而让考生普遍喊难的理综试卷,其实并不是知识考察难,而是加大了试题的开放性,让很多考生没有办法从给出的材料里获得有效的信息,他们不知道该用哪些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由于命题组不变,所以根据这几年的命题趋势,新高考会把题目出得更灵活开放。

      针对这些变化,就要求老师在吃透考试说明后,研究这些知识点如何在试题中体现,然后在讲课中把一个知识点通过各种不同的方面解释出来。比如说,过去讲温室效应,老师普遍只会说到海平面上升等现象,现在就可以开拓视野,比如可以说说在南极科考中近几年屡次发生冰体塌陷,除了坡度大以外,很大原因是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冰体融化,出现很多冰洞。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