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院
生物信息学院现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中药学、制药工程和生物信息学五个本科专业,教职工56人,其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占17.9%,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8.1%,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占83.9%。学院依托学校的信息科学背景和优势,以及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药用生物资源优势,理论与实践并重,教、研、产一体化育人,奉行“大众化教育、精英化培养”的教育理念,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电子学、医学仪器、医学成像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及上机、金工实习、电子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测量实验、医学微型计算机系统实验、医学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实验、生物信息检测综合实验。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背景和特色的医学信息处理、医学智能仪器仪表开发专门人才,具备生物、医学和信息工程交叉和融合的知识结构。本专业注重学科基础,强化动手能力,与多家医疗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生物技术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环保、园林、农、林、牧、渔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生物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相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及上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基础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以信息学科为背景,将药学、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有机地整合,发展专业新的增长点,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和育人环境。本专业注重学科基本知识,强化动手能力,从传统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育人模式。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药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运用中药现代化技术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发及中药信息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上,主要学习中药学、中医学、中药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技术的基本能力。
相近专业:药学、制药工程。
主要课程:中药学、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学、普通生物学、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及上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药用植物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化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药剂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以信息科学为背景,与现代中药理论相结合,为中药学专业赋予了信息特色。充分利用地区药用生物资源的优势,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制药工程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研开发,以及在应用研究等方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具有社会学、人文科学、经济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高级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专业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相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制药工程基础及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化学制药、中药制药为主的制药工程类实验。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以信息科学教育为背景,创建面向化学制药配制、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的制药工程专业。本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产、学、研一体化,注重现代制药工程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生物信息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命科学研究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命科学各种工具对生物数据进行分析和诠释,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相关软件的编写及生物数据库建立、挖掘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人才。毕业生能在高等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管理等工作,并为生物信息学及其有关学科如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输送研究生后备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全面、扎实学习数、理、化、英语、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受到生物信息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能熟练地运用生物信息学中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工具,具备生物信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发和教学能力。
相近专业: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及应用。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挖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软件工程实验、Perl程序设计实验、生物信息学大实验、生物信息资源及应用实验、野外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以信息学科教育为背景,整合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方面人才,利用重庆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本专业强化扎实的数理化和计算机科学和生命科学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人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