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高考网-全国站

  • 高中1对1
  • 高考网

    指导二模后高效复习建议--历史

    2009-05-12 09:33:41 来源:新干线学校

      作者:新干线学校历史教研组 王洪

      1、坚持每天看教材,结合考试说明进行系统、专题复习,对考试点有必要进行认真领会和梳理,从教材中汲取知识养分。

      2、在复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有关能力提炼的细节

      例如:课本中带“*”号的注释、图表、黑体字、文献资料和信息等,尤其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各阶层人士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追求方面的知识点。

      3、注意关注历史热点问题,学习历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以史为鉴,尤其是北京卷年年有热点问题。

      例如:2008年粮食危机、奥运、改革开放等等。

      2009年是“五·四”运动至今的三个“30年”

      ①“五·四”1919~1949

      ②1949~1978年底约30年

      ③改革开放至今30年

      ④建国60周年

      ⑤中美建交30年等等

      ⑥《告台湾同胞书》30年等等

      既要注重从现实去追溯历史及当代文明的传承演变,以及重大

      现实历史问题的由来;又要注重历史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热点问题一定要与历史专题有机结合,争取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史料辨析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4、学会取舍

      ①中国近现代史以中国各阶层斗争与探索、中国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及工业化过程的努力及成就。

      ②世界历史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市场形成及经济全球化、欧共体、多极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要结合考试说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

      5、关于材料解析题

      在复习历史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材料解析题,它是历史复习的“重头戏”,是难点也是得分点之一,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必须要做到“三忌三要”。

      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即不顾与材料相关的所学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只停留在解释材料的层面上作答。

      二忌生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而一味回归教材,将教材内容搬过来硬套。

      三忌不假思索,“白话”连篇。即不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措词随便而无中心。

      因此,除了“三忌”之外还要做到“三要”。

      一要切割材料,阅读剖析。即大致浏览一下材料,找出关键线索,如“时间”、“人物”、“关于时间的描述性语句”等,据此初步判断其考察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背景,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联系教材,滴水穿石。即在深刻分析材料的同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关联点,以关联点为中心,将教材内容与材料观点联系起来分析与思考。

      三要穿针引线,缜密缝合。即综合第一步、第二步的分析与思考,围绕题目所问、结合教材观点和材料内容来组织语言进行作答。

      最后,请大家利用最后的30天的时间,把近几年来模拟试卷及考试说明的变化,结合五本历史教材,仔细看、认真看,在“看”字上下功夫,争取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
    资讯 本地 报考 大学 专业 招生 备考 考生 家长 资料 高中 留学
    Image Modal for Mobile
    特别策划更多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10033062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81950

    高考网 - 电脑版 | 触屏版

    Copyright 2022 gaokao.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