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学生顶替襄樊二中学籍高考报名调查
2008-03-03 17:36:37 来源:腾迅教育
学籍是一个学生在教育部门注册后取得的合法身份,如同户籍。按教育部规定,一个学籍只能对应一个学生。但在襄樊市第二中学,却出现了一个学籍对应两个学生的情况。原因何在?近日,本报记者根据匿名举报线索调查发现,该校部分学籍存在被人为顶替和冒用的现象。
匿名举报,河南学生变成襄樊考生
近日,一封由电脑打印的匿名举报信寄到了本报编辑部。
举报信反映,近年来,襄樊市第二中学美术教师陈彦文等,通过中间人,把河南一些学校的学生提供给襄樊二中。
把河南学生弄到湖北来干什么?信中作了说明:每年,河南艺术类高考(Q吧)录取分数线要比湖北高50分左右,河南学生高考竞争比湖北考生更加激烈。这些河南学生到湖北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参加高考。
举报信提到,为使这些河南学生以襄樊二中学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该校有关老师“篡改了本校流失学生的学籍,让河南学生冒名顶替湖北学生的学籍”,而且这些老师“可能从中获取钱财”。
举报信列举了2006年被河南学生顶替了学籍的4名学生名单,以及冒用本地学生学籍的河南学生名单。
“他们挪用我们孩子的学籍,使得我们的孩子丧失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和权益。这样的损失谁来弥补?”举报信道出了忧虑。
阅读原文
院校库
相关推荐